今年是我國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的第三年,按照“一年開好頭、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十年實現重大突破”的戰略部署,各方合力,從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提升等方面著手,推動我國現代種業不斷發展,讓更多良種走向沃野。
8月2日,由鄭州市農村農業工作委員會主辦,鄭州市種子協會、河南省豫玉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以“聚焦創新發展 推動種業振興”為主題的種業振興論壇暨河南省良種聯合攻關項目成果展示活動在鄭州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首席專家王玉璽、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俊忠、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舉等相關單位領導專家及種業代表約500人出席本次會議。論壇由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主任張勝利主持。
開幕式上,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舉、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俊忠、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河南省豫玉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強先后致辭。王舉表示,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目前共有種子企業94家,其中,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企業6家,IPO主板上市種子企業1家。2022年,鄭州市54家玉米制種企業累計制種面積41.22萬畝,總產量1.58億公斤,銷售量1.26億公斤,銷售額24.29億元,占全省銷售額的76%。希望通過此次論壇和項目成果展示活動,加快鄭州種業科技創新,積極在轉基因生物育種等技術上尋求突破,逐步構建起能夠立足全國的現代生物育種體系;重塑企業競爭新優勢,加速推進企業做大做強,為培育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領軍企業打好基礎。王俊忠在講話指出,河南是農業大省、種業大省。河南省高度重視種業發展,省委書記、省長親自研究部署,多次專題調研,明確提出,要大力實施育種聯合攻關,做強糧油作物育種優勢。王俊忠強調,加快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需要多方參與,需要共同努力。此次論壇匯集各位領導、專家、學者智慧,共謀種業大計,共商振興良策,希望為推動全省種業高質量發展,全面實施種業振興戰略注入新動力。
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在講話中指出,種業發展要抓緊培育有突破性的新品種,健全以企業為主導的商業化育種體系,健全科企合作創新機制。并表示,豫玉種業已成為我國種業振興的骨干力量,期望其在未來種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活動承辦方豫玉種業彭強講到,豫玉種業是一家育繁推一體化企業,專注于玉米優良品種的科研、生產、銷售及服務,時值公司成立20周年,作為河南省良種聯合攻關項目牽頭單位,將以加速培育新品種,推廣大品種為己任,力爭兩到三年內年推廣面積穩定在3000萬畝以上,銷售額穩定在10億元以上,為種業振興、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更大力量。
全國農業技術中心王玉璽首席以《品種試驗審定政策動向分析》開啟專家報告環節,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建生、陳紹江,河南農業大學副校長湯繼華,中國農科院研究員王國英,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研究員石潔及河南省豫玉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雪利分別就科企合作、單倍體育種技術、生物育種、良種聯合攻關、玉米病害預防、種子營銷做了主題報告。
成果展示活動在豫玉種業滎陽試驗站舉行,共展示了368個玉米品種。其中,以年推廣面積超過1000萬畝的黃金糧MY73為代表玉米良種攻關成果,得到了在場領導、專家以及同仁們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賞。論壇及活動的舉行,對加強學術交流,促進科企合作,強化科技創新,推進良種聯合攻關,振興民族種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