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從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官網(wǎng)獲悉:豫玉種業(yè)17個玉米新品種通過國審,品種適宜區(qū)域覆蓋有黃淮海夏播玉米區(qū)、東華北及西北春玉米區(qū)。
豫玉本次通過國審品種如下:
附件:豫玉通過國審品種審定公告:
1.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0337
品種名稱:乾壟6053
申請者:甘肅潤豐源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
育種者:甘肅潤豐源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L6531×585Q
特征特性:黃淮海夏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01.4天,比對照鄭單958早熟0.4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淺紫色,花藥淺紫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56厘米,穗位高103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0片。果穗長筒型,穗長17.6厘米,穗行數(shù)14-20行,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1.9克。經(jīng)鑒定,抗莖腐病,抗穗腐病,抗小斑病,感南方銹病,感彎孢葉斑病,感瘤黑粉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818克/升,粗淀粉含量74.75%,粗蛋白含量9.91%,粗脂肪含量4.38%,賴氨酸含量0.28%。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聯(lián)合體試驗黃淮海夏玉米組。2020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66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1%;2021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55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7%;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611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4%;202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50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3.9%。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6月上旬至中旬,密度4500-5000株/畝,注意防治彎孢葉斑病、瘤黑粉病、南方銹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黃淮海夏玉米區(qū)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南部及其以南地區(qū)、陜西省關(guān)中灌區(qū)、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晉城市部分平川地區(qū)、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qū)、湖北省襄陽地區(qū)種植。
2.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0329
品種名稱:壟翔985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LT73M×L99F
特征特性:黃淮海夏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01.0天,比對照鄭單958早熟0.8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淺紫色,花藥紫色,穎殼綠色。株型緊湊,株高237厘米,穗位高89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0片。果穗短筒型,穗長16.3厘米,穗行數(shù)16-20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1.1克。經(jīng)鑒定,感莖腐病,感穗腐病,抗小斑病,感南方銹病,中抗彎孢葉斑病,感瘤黑粉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48克/升,粗淀粉含量73.60%,粗蛋白含量11.18%,粗脂肪含量4.15%,賴氨酸含量0.29%。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聯(lián)合體試驗黃淮海夏玉米組。2020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67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5%;2021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54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6%;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611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6%;202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53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4.9%。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6月上旬至中旬,密度50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莖腐病、穗腐病、瘤黑粉病、南方銹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黃淮海夏玉米區(qū)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南部及其以南地區(qū)、陜西省關(guān)中灌區(qū)、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晉城市部分平川地區(qū)、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qū)、湖北省襄陽地區(qū)種植。
3.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0368
品種名稱:禹堃823
申請者:甘肅潤豐源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
育種者:甘肅潤豐源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P953×L99F
特征特性:黃淮海夏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00.9天,比對照鄭單958早熟0.9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淺紫色,花藥淺紫色,穎殼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46厘米,穗位高91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0片。果穗長筒型/短筒型,穗長16.3厘米,穗行數(shù)16-20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1.2克。經(jīng)鑒定,中抗莖腐病,抗穗腐病,抗小斑病,高感南方銹病,中抗彎孢葉斑病,感瘤黑粉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68克/升,粗淀粉含量72.63%,粗蛋白含量11.60%,粗脂肪含量4.49%,賴氨酸含量0.29%。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聯(lián)合體試驗黃淮海夏玉米組。2020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67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5%;2021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560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4%;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61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5%;202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6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3%。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6月上旬至中旬,密度50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瘤黑粉、南方銹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黃淮海夏玉米區(qū)的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區(qū),陜西省關(guān)中灌區(qū),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部分平川地區(qū),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qū),湖北省襄陽地區(qū)種植。
4.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6137
品種名稱:尺玉515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偉程885258×偉程518
特征特性:黃淮海夏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02.2天,比對照鄭單958晚熟0.1天。幼苗葉鞘綠色,花絲淺紫色,花藥綠色,穎殼綠色。株型緊湊,株高247厘米,穗位高103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0片。果穗筒型,穗長17.8厘米,穗行數(shù)14-18行,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5.5克。經(jīng)鑒定,中抗莖腐病,中抗穗腐病,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銹病,感彎孢葉斑病,感瘤黑粉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67克/升,粗淀粉含量73.4%,粗蛋白含量9.83%,粗脂肪含量4.51%,賴氨酸含量0.31%。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黃淮海夏玉米組。2020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70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7.6%;2021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585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0.7%;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64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9.2%;202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86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0.0%。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6月上旬至中旬,密度45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彎孢葉斑病、瘤黑粉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區(qū)、陜西省關(guān)中灌區(qū)、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晉城市部分平川地區(qū)、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qū)、湖北省襄陽地區(qū)夏玉米種植。
5.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6081
品種名稱:耀豫566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L423×L141
特征特性: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28.0天,比對照鄭單958早熟2.0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紫色,花藥紫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79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1片。果穗長筒型,穗長20.2厘米,穗行數(shù)14-18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8.3克。經(jīng)鑒定,感大斑病,中抗莖腐病,中抗穗腐病,感灰斑病,感絲黑穗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88克/升,粗淀粉含量74.31%,粗蛋白含量10.6%,粗脂肪含量4.13%,賴氨酸含量0.25%。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組。2020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78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7%;2021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82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3%;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804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0%;202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821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5%。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密度45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吉林省四平市、松原市、長春市的大部分地區(qū)、遼源市、白城市、吉林市部分地區(qū)、通化市南部,遼寧省除東部山區(qū)和大連市、東港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區(qū),內(nèi)蒙古赤峰市和通遼市大部分地區(qū),山西省忻州市、晉中市、太原市、陽泉市、長治市、晉城市、呂梁市平川區(qū)和南部山區(qū),河北省張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島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北部、滄州市北部春播區(qū),北京市春播區(qū),天津市春播區(qū)東華北
中晚熟春玉米類型區(qū)種植。
6.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6066
品種名稱:嘉圖188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LP589×LB135
特征特性: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28.0天,比對照鄭單958早熟1.0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紫/淺紫色,花藥紫色,穎殼綠色。株型緊湊/半緊湊,株高284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0片。果穗長筒型,穗長20.1厘米,穗行數(shù)16-20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6.5克。經(jīng)鑒定,中抗大斑病,中抗莖腐病,中抗穗腐病,感灰斑病,感絲黑穗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94克/升,粗淀粉含量73.91%,粗蛋白含量10.35%,粗脂肪含量3.52%,賴氨酸含量0.27%。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組。2020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79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7.9%;2021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835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7.0%;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81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7.4%;202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83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7.1%。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密度4500株/畝左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吉林省四平市、松原市、長春市的大部分地區(qū),遼源市、白城市、吉林市部分地區(qū)、通化市南部,遼寧省除東部山區(qū)和大連市、東港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區(qū),內(nèi)蒙古赤峰市和通遼市大部分地區(qū),山西省忻州市、晉中市、太原市、陽泉市、長治市、晉城市、呂梁市平川區(qū)和南部山區(qū),河北省張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島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北部、滄州市北部春播區(qū),北京市春播區(qū),天津市春播區(qū)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類型區(qū)種植。
7.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6053
品種名稱:鳴玉265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LA11×LA12
特征特性:東華北中熟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27.3天,比對照先玉335早熟1.3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紫色,花藥紫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85厘米,穗位高109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0片。果穗筒型,穗長19.8厘米,穗行數(shù)16-20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5.7克。經(jīng)鑒定,感大斑病,中抗莖腐病,感穗腐病,感灰斑病,感絲黑穗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95克/升,粗淀粉含量74.67%,粗蛋白含量9.44%,粗脂肪含量4.01%,賴氨酸含量0.26%。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東華北中熟春玉米組。2020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826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1%;2021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885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9%;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856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5%;202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865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3.9%。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密度45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絲黑穗病、穗腐病和灰斑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遼寧省東部山區(qū)和遼北部分地區(qū),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區(qū),遼源市、長春市、松原市部分地區(qū),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內(nèi)蒙古烏蘭浩特市、赤峰市、通遼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等部分地區(qū),河北省張家口市壩下丘陵及河川中熟區(qū)和承德市中南部中熟區(qū),山西省北部大同市、朔州市盆地區(qū)和中部及東南部丘陵區(qū)種植。
8.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6045
品種名稱:茭玉1716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L240×P10F
特征特性:東華北中熟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27.3天,比對照先玉335早熟1.2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綠色,花藥綠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84厘米,穗位高107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1片。果穗筒型,穗長19.5厘米,穗行數(shù)16-20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6.2克。經(jīng)鑒定,感大斑病,中抗莖腐病,感穗腐病,中抗灰斑病,感絲黑穗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85克/升,粗淀粉含量75.88%,粗蛋白含量9.98%,粗脂肪含量4.73%,賴氨酸含量0.25%。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東華北中熟春玉米組。2020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83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4%;2021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87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4.5%;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856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5%;202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85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3.3%。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密度45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絲黑穗病和穗腐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遼寧省東部山區(qū)和遼北部分地區(qū),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區(qū),遼源市、長春市、松原市部分地區(qū),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內(nèi)蒙古烏蘭浩特市、赤峰市、通遼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等部分地區(qū),河北省張家口市壩下丘陵及河川中熟區(qū)和承德市中南部中熟區(qū),山西省北部大同市、朔州市盆地區(qū)和中部及東南部丘陵區(qū)種植。
9.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6054
品種名稱:彭創(chuàng)001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L135×L99F
特征特性:東華北中熟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27.3天,比對照先玉335早熟1.2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綠色,花藥紫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82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1片。果穗筒型,穗長20.1厘米,穗行數(shù)16-20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6.2克。經(jīng)鑒定,感大斑病,中抗莖腐病,感穗腐病,感灰斑病,感絲黑穗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80克/升,粗淀粉含量75.08%,粗蛋白含量9.91%,粗脂肪含量4.28%,賴氨酸含量0.25%。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東華北中熟春玉米組。2020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82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3%;2021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87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2%;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853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3%;202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863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4.1%。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密度45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絲黑穗病、穗腐病和灰斑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遼寧省東部山區(qū)和遼北部分地區(qū),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區(qū),遼源市、長春市、松原市部分地區(qū),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內(nèi)蒙古烏蘭浩特市、赤峰市、通遼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等部分地區(qū),河北省張家口市壩下丘陵及河川中熟區(qū)和承德市中南部中熟區(qū),山西省北部大同市、朔州市盆地區(qū)和中部及東南部丘陵區(qū)種植。
10.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6011
品種名稱:茭玉1711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M54W228×F8137
特征特性:北方早熟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19.0天,比對照德美亞3號早熟1.1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綠色,花藥淺紫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75厘米,穗位高92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19片。果穗長筒型,穗長19.8厘米,穗行數(shù)14-18行,穗軸紅色,籽粒橙紅,百粒重37.1克。經(jīng)鑒定,感大斑病,高抗莖腐病,抗穗腐病,感灰斑病,感絲黑穗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82克/升,粗淀粉含量74.51%,粗蛋白含量9.95%,粗脂肪含量4.61%,賴氨酸含量0.27%。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北方早熟春玉米組。2020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75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7%;2021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790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7%;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773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2%;202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756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1%。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密度50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絲黑穗病、灰斑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黑龍江省中北部及東南部山區(qū)第三積溫帶,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部分地區(qū)、興安盟部分地區(qū)、烏蘭察布盟部分地區(qū)、赤峰市部分地區(qū)、通遼市部分地區(qū)、包頭市部分地區(qū)、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區(qū),吉林省延邊州、白山市、通化市的部分山區(qū),河北省北部接壩地區(qū),寧夏南部山區(qū)海拔1800-2000米地區(qū),山西省北部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呂梁市、太原市、陽泉市海拔1000-1200米丘陵山區(qū)種植。
11.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6013
品種名稱:悅良307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華創(chuàng)(廣州)農(nóng)業(yè)控股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HYS5105×HYN125
特征特性:北方早熟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19.2天,比對照德美亞3號早熟1.0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綠色,花藥紫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67厘米,穗位高87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19片。果穗長筒型,穗長18.4厘米,穗行數(shù)14-18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6.5克。經(jīng)鑒定,感大斑病,中抗莖腐病,中抗穗腐病,高感灰斑病,抗絲黑穗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53克/升,粗淀粉含量73.29%,粗蛋白含量10.62%,粗脂肪含量4.09%,賴氨酸含量0.29%。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北方早熟春玉米組。2020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766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5%;2021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773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4.7%;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76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6%;202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743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3.44%。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密度50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灰斑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黑龍江省中北部及東南部山區(qū)第三積溫帶,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部分地區(qū)、興安盟部分地區(qū)、烏蘭察布盟部分地區(qū)、赤峰市部分地區(qū)、通遼市部分地區(qū)、包頭市部分地區(qū)、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區(qū),吉林省延邊州、白山市、通化市的部分山區(qū),河北省北部接壩地區(qū),寧夏南部山區(qū)海拔1800-2000米地區(qū),山西省北部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呂梁市、太原市、陽泉市海拔1000-1200米丘陵山區(qū)種植。
12.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6006
品種名稱:矮秀315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華創(chuàng)(廣州)農(nóng)業(yè)控股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HYS115×HYN97K105
特征特性:北方早熟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19.1天,比對照德美亞3號早熟1.1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紫色,花藥紫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78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18片。果穗長筒型,穗長19.3厘米,穗行數(shù)14-18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6.5克。經(jīng)鑒定,感大斑病,中抗莖腐病,抗穗腐病,感灰斑病,感絲黑穗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30克/升,粗淀粉含量74.91%,粗蛋白含量9.89%,粗脂肪含量4.32%,賴氨酸含量0.27%。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北方早熟春玉米組。2020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75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98%;2021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786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74%;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77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9%;202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75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4.11%。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密度50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絲黑穗病、灰斑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黑龍江省中北部及東南部山區(qū)第三積溫帶、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部分地區(qū)、興安盟部分地區(qū)、烏蘭察布盟部分地區(qū)、赤峰市部分地區(qū)、通遼市部分地區(qū)、包頭市部分地區(qū)、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區(qū),吉林省延邊州、白山市、通化市的部分山區(qū),河北省北部接壩地區(qū),寧夏南部山區(qū)海拔1800-2000米地區(qū),山西省北部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呂梁市、太原市、陽泉市海拔1000-1200米丘陵山區(qū)種植。
13.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6097
品種名稱:耀豫561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536U×L184
特征特性:西北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29.9天,比對照先玉335早熟0.6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淺紫色,花藥淺紫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82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0片。果穗筒型,穗長18.8厘米,穗行數(shù)16-20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6.5克。經(jīng)鑒定,感大斑病,中抗莖腐病,高感穗腐病,中抗絲黑穗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72克/升,粗淀粉含量76.00%,粗蛋白含量8.12%,粗脂肪含量4.18%,賴氨酸含量0.28%。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西北春玉米組。2020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1076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8%;2021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113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7%;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110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7%;202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108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4.0%。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密度5500株/畝(新疆6000株/畝),注意防治穗腐病、大斑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西北春玉米類型區(qū)的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大部分地區(qū)、鄂爾多斯市大部分地區(qū),陜西省榆林地區(qū)、延安地區(qū),寧夏引揚黃灌區(qū),甘肅省平?jīng)鍪小足y市、定西市海拔1800米以下地區(qū)及武威市、張掖市大部分地區(qū),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樂市以東地區(qū)、北疆沿天山地區(qū)、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區(qū)種植。
14.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6072
品種名稱:雷賽526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C0761×Gs792
特征特性: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26.0天,比對照鄭單958早熟2.0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紫色,花藥紫色,穎殼綠色。株型緊湊,株高278厘米,穗位高104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0片。果穗筒型,穗長20.2厘米,穗行數(shù)14-20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4.9克。經(jīng)鑒定,感大斑病,中抗莖腐病,感穗腐病,感灰斑病,感絲黑穗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52克/升,粗淀粉含量74.76%,粗蛋白含量8.49%,粗脂肪含量3.86%,賴氨酸含量0.27%。西北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28.9天,比對照先玉335早熟1.3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淺紫色,花藥紫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85厘米,穗位高108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0片。果穗筒型,穗長20.1厘米,穗行數(shù)16-20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6.0克。經(jīng)鑒定,感大斑病,中抗莖腐病,高感穗腐病,感絲黑穗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54克/升,粗淀粉含量74.04%,粗蛋白含量9.59%,粗脂肪含量3.84%,賴氨酸含量0.29%。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組。2019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84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1.2%;2020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816千克, 比對照增產(chǎn)10.1%;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831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0.7%;2020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810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0.2%。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西北春玉米組。2020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107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1%;2021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1146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37%;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1113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3%;202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109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4.5%。
栽培技術(shù)要點: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區(qū)適宜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密度45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穗腐病。西北春玉米區(qū)適宜播種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密度5500(新疆6000株/畝)株/畝左右,注意防治穗腐病、絲黑穗病、大斑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建議在吉林省四平市、松原市、長春市的大部分地區(qū)、遼源市、白城市、吉林市部分地區(qū)、通化市南部,遼寧省除東部山區(qū)和大連市、東港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區(qū),內(nèi)蒙古赤峰市和通遼市大部分地區(qū),山西省忻州市、晉中市、太原市、陽泉市、長治市、晉城市、呂梁市平川區(qū)和南部山區(qū),河北省張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島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北部、滄州市北部春播區(qū),北京市春播區(qū),天津市春播區(qū)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類型區(qū)種植。適宜在西北春玉米類型區(qū)的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大部分地區(qū)、鄂爾多斯市大部分地區(qū),陜西省榆林地區(qū)、延安地區(qū),寧夏引揚黃灌區(qū),甘肅省平?jīng)鍪小足y市、定西市海拔1800米以下地區(qū)及武威市、張掖市大部分地區(qū),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樂市以東地區(qū)、北疆沿天山地區(qū)、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區(qū)種植。
15.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6182
品種名稱:美豫201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偉科作物育種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偉程118×偉程518
特征特性:黃淮海夏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01.3天,比對照鄭單958早熟1.2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淺紫色,花藥綠色,穎殼綠色。株型緊湊,株高243厘米,穗位高101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0片。果穗筒型,穗長18.6厘米,穗行數(shù)14-18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5.4克。經(jīng)鑒定,中抗莖腐病,中抗穗腐病,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銹病,感彎孢葉斑病,感瘤黑粉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60克/升,粗淀粉含量75.2%,粗蛋白含量9.17%,粗脂肪含量4.41%,賴氨酸含量0.31%。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黃淮海夏玉米組。2019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71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9.5%;2020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700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8.4%;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706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8.9%;2020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66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0%。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6月上旬至中旬,密度45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彎孢葉斑病、瘤黑粉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區(qū)、陜西省關(guān)中灌區(qū)、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晉城市部分平川地區(qū)、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qū)、湖北省襄陽地區(qū)夏玉米種植。
16.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6176
品種名稱:科企玉801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豫2121×豫413
特征特性:黃淮海夏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01.5天,比對照鄭單958早熟1.0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淺紫色,花藥淺紫色,穎殼綠色。株型緊湊,株高246厘米,穗位高98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0片。果穗筒型,穗長17.5厘米,穗行數(shù)14-20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4.4克。經(jīng)鑒定,中抗莖腐病,感穗腐病,高抗小斑病,抗南方銹病,感彎孢葉斑病,感瘤黑粉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65克/升,粗淀粉含量74.69%,粗蛋白含量10.62%,粗脂肪含量4.12%,賴氨酸含量0.32%。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黃淮海夏玉米組。2019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67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2%;2020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69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7.5%;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685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8%;2020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66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5%。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6月上旬至中旬,密度45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彎孢葉斑病、穗腐病、瘤黑粉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區(qū)、陜西省關(guān)中灌區(qū)、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晉城市部分平川地區(qū)、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qū)、湖北省襄陽地區(qū)夏玉米種植。
17.審定編號:國審玉20226031
品種名稱:內(nèi)秀53
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1×J2
特征特性:東華北中早熟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22.6天,比對照吉單27早熟1.3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紫色,花藥紫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78厘米,穗位高94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19片。果穗筒型,穗長19.2厘米,穗行數(shù)16-18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5.7克。經(jīng)鑒定,感大斑病,中抗莖腐病,中抗穗腐病,高感灰斑病,中抗絲黑穗病。經(jīng)測定,籽粒容重751克/升,粗淀粉含量70.55%,粗蛋白含量12.51%,粗脂肪含量3.67%,賴氨酸含量0.35%。
產(chǎn)量表現(xiàn):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綠色通道試驗東華北中早熟春玉米組。2019年區(qū)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chǎn)78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8%;2020年區(qū)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chǎn)773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1%;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780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5%;2020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775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7%。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密度4500株/畝左右,注防治大斑病、灰斑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東華北中早熟春玉米區(qū)的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吉林省延邊州、白山市、通化市、吉林市東北部中早熟區(qū),內(nèi)蒙古中東部的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南部、興安盟中北部、通遼市扎魯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烏蘭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頭市北部早熟區(qū),山西省中北部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呂梁市、太原市、陽泉市海拔900-1100米的丘陵地區(qū),寧夏南部山區(qū)海拔1800米以下地區(qū)。